隨著時代進步,香港大部分人的日常生活已離不開互聯網(網際網路)(Internet)。有些人更形容上網已等同吃飯,是每天都要做的事。事實上,香港仍有部分家庭未能上網,甚至沒有電腦。根據2009年香港政府統計署的資料顯示,本港家庭中有個人電腦的住戶佔所有住戶的75.8%,且當中有連接上網的住戶逾9成,即100萬個家庭中仍有約20多萬戶沒有電腦及未能上網。而在統計前1年內曾使用電腦的10歲以上市民也只有70.2%,換言之,有接近3成市民未用過電腦。
當大部分人在互聯網獲取最新資訊時,卻有近3成人沒有接上網絡世界,這兩群人之間就出現了差距;互聯網發展得愈快,差距就愈大,漸漸成為鴻溝。因此,資訊科技的發展一方面令社會進步,一方面卻令資訊弱勢的社群被*邊緣化,這個社會現象就是數碼鴻溝(數碼隔膜)(Digital Divide)。
近10年政府及不少學者、社會工作者和科技界專家均開始關注數碼鴻溝帶來的衝擊,因為大部分被鴻溝阻隔的人,主要是社會上的弱勢社群,他們有來自低收入家庭的孩童,未能負擔買電腦及上網費用;有部分是低學歷的家庭主婦和新來港人士,不懂得使用電腦,不了解其功用;有部分是長者和殘疾人士,因為身體病患或肢體殘障未能使用一般的電腦,且沒有經濟能力購置輔助器材。
●剝奪社會服務
社會對日常生活中的資訊科技應用需求不斷提升,政府和很多商業機構逐漸把各類服務電子化,催化社會轉型。例如,各大小銀行推出網上理財服務,更只提供優惠予使用網上系統的客戶,到銀行使用部分櫃台服務往往需要收取額外的服務費用;另外,不少政府的公共服務也要透過電子系統進行,如門診預約及辦證預約等。「資訊貧窮」的社群不但未能受惠於科技所帶來的便捷,而且更因服務電子化帶來生活上的困難;這樣,市民享用公共和商業服務的權利也被剝奪,社會的不平等和隔膜進一步加深。
●離間親子關係
隨著電子教學的普及推行,現時大部分小學及幼稚園開始教授學童使用電腦。孩子未滿10歲已在網絡開拓了自己的社交組群,並每天在網絡世界「增值」;然而若家長仍在數碼鴻溝外,就未能了解及指導子女如何正確使用電腦,造成溝通的隔膜和親子關係疏離。
●跨代惡性循環
◎平等學習機會減少
貧窮家庭沒有能力購買電腦和承擔上網費用,他們的孩子要到住所附近的社區中心或圖書館輪候借用電腦,匆匆完成功課便要歸還,接觸互聯網和上網學習的機會較少,漸漸成為「資訊貧窮」的一代,在社會上缺乏競爭力,日後更難以跳出貧窮的框框,形成「跨代貧窮」。這樣條件下成長的兒童,與許多從小接觸數碼產品的「數碼原住民」(Digital Native)的資訊距離愈拉愈遠,大家面對一樣的電子習作和學習要求,卻沒有一樣的工具來進行,對孩子的學習和成長公平嗎?學習是兒童的基本權利,這樣看來,貧窮家庭的兒童因經濟狀況被剝奪了平等的學習權利。
◎缺乏基本求職技能
於電腦化下,除了很多工種被電腦取代外,僱主亦會要求僱員利用電腦工作。可是,於數碼鴻溝外的社群,除了在接觸資訊上呈現弱勢,亦因電腦知識不足而難獲錄用;加上不懂使用求職網站尋找工作,甚至不懂得使用電腦製作履歷表和編寫求職信,在求職上更見吃虧。而現時流行的網上創業商機對他們來說更加遙遠,他們的就業問題未能解決,貧窮和貧富懸殊等問題只會繼續惡化。
有關注人權的國家及人士,於互聯網興起後開始討論上網是否人們應有權利。國家終斷人民的網絡,國民在條件缺乏的環境下不能上網,是否被剝奪了上網權利?於2009年芬蘭政府已立法確定上網是國民應有的權利;同年,*澳洲則計劃提升全國的寬頻覆蓋度至100%,並推行一系列服務計劃以減低居民的地區數碼隔膜;*西班牙亦同時開始提供平價及非牟利的上網服務予國民,更向殘疾人士提供上網津貼,讓國民不會因經濟困難而不能上網。各國的行動,目的除為了保障國民擁有平等的上網機會,亦積極爭取上網成為基本權利。
然而,要消除數碼鴻溝,單靠政府的政策是不足夠的,還需要社會參與和商界支持才能達致數碼共融的社會。
資料來源:http://paper.wenweipo.com/2011/11/14/ED1111140022.htm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